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全面异地高考辩论_异地高考不公平辩论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江苏本省范围异地读书中考.高考政策上有什么限制?假如中考后就读五年大专是否能避开这些政策?2.什么叫异地高考3.全国异地高考新政策4.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偷换概念异地高考,现在是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通用简称,与几年前曾疯狂到极致的“高考移民”完全是两个概念。异地高考,是人口迁移后的就地高考需要,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高考移民,是为了高考低分录取而进行的跨

1.江苏本省范围异地读书中考.高考政策上有什么限制?假如中考后就读五年大专是否能避开这些政策?

2.什么叫异地高考

3.全国异地高考新政策

4.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全面异地高考辩论_异地高考不公平辩论

是偷换概念

异地高考,现在是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通用简称,与几年前曾疯狂到极致的“高考移民”完全是两个概念。异地高考,是人口迁移后的就地高考需要,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高考移民,是为了高考低分录取而进行的跨省“移民”,是偷钻政策空子的“怪胎”,对教育公平来说是一种破坏因素。

江苏本省范围异地读书中考.高考政策上有什么限制?假如中考后就读五年大专是否能避开这些政策?

代表建议随迁子女高考放开需设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陈万志表示,诸如北京等大城市应调高放开门槛,可以通过设定条件有序放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

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方向先明确

陈万志介绍,此前13位北京市人大代表呼吁放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京高考,另有上万名连续多年在京读书的京外户口学生家长的呼吁书,“不过试点里没有北京”。

陈万志认为,应该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方向先明确下来,其余就是制度设计的问题”。陈万志说,很多孩子户籍不在当地,并且出生成长在北京,却不让人家在北京参加高考,确实不太公平。

大城市放开时应调高门槛

陈万志表示,如果放开随迁子女高考,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设置一些门槛,比如父母连续在当地工作多少年,连续纳税多少年,学生本身在当地连续就读多少年,“随迁子女不是简单地想高考”就高考。

陈万志提醒说,每年有千万左右的考生参加高考,如果一下子全部放开,也会引起很大问题,可能会有生源大省到中西部地区参加高考,挤占当地考生机会。因此,在制度设计上,需要设置一定的门槛和条件,“不能想过去就过去,更不能快考试了,才转过去”。

陈万志认为,门槛设置要根据各地不同条件,“有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最初的门槛倒是可以设得高一点,比如父母连续纳税时间长一点等”。

随迁子女高考放开可上升至立法层面

陈万志承认,像北京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既要考虑北京户籍人口的需要,也要考虑非北京户籍人口的需要,实际上需要两者间的博弈,这种改革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的改革,不是增量改革,而是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

陈万志认为,这项改革需要政治***的决心。在讨论该问题时,从程序上可以上升到立法层面。“先充分博弈,尊重大多数民意”,让各地根据各自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利益,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异地高考:百姓呼声越来越高

“读书的政策总是会变的,而且相信会变得越来越好。”一度作为中国农民工形象的代表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深圳女农民工肖红霞对自己的儿子这样说。

与许多农民工一样,从进城务工的那一刻起,肖红霞就梦想自己的孩子跟随自己在工作所在城市完成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最终参加高考。不过曾经“铁板一块”的户籍政策并不允许这样做。

2009年起,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异地高考”建议,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两会时表示,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2012年3月,异地高考方案有望年内出台的消息,再度成为两会焦点。

应该说,异地高考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支持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反对者担忧,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进一步膨胀、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等。

什么叫异地高考

本人认为:高考地域政策利大于弊.我方先论述第一个问题:

1、高考地域政策虽然影响了很多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是有利的。

现在有很多观点,认为高考地域政策限制了落后地区的培养。比如,在分配招生指标时,对发达地区的考生照顾较多,而落后地区为了争名校少有的指标,高生往往考了很高的分数,但无法入名校就读。这种地域歧视政策,损害了考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我认为,之所以会有前述观点,主要是大多数人对于中国的财政体制和区域发展占略了解不足。

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分税制的财政体制,财政收入中央、地方分成,中央的财政收入构成中,来自于发达地区的更多,而中央财政支出转移的方向中,对不发达地区补贴得更多。因而,从整体来说,发达地区对财政的贡献是巨大的。很多人认为中央对这些名校补贴得多,拿的是国家的钱,所以这个学校应该全国人都有机会读,这个观点不符合实际。同时,在对名校建设的贡献来说,也不全是中央拿,地方政府也承担了相当高的教育支出。出于权责对等的原则,对发达地区照顾性地多给指标无可厚非。

此外,从区域发展战略而言,高考地域政策也有利于各地协调发展。

很多人认为谁的分数高或者谁的素质高,谁就应该读名校,去大城市读书,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观点,对于个体而言,可以勉强成立,但对于国家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我将在下一段进行论述。

现在先听反方的部分观点吧》

作者:查到一个小毛病 回复日期:2005-7-26 8:27:24 

大攻先生,对于你的高论,深表敬意.但本方既为反方,就不敢苟同.

请问高考的目的是什么?是一种福利政策吗?

事实上,现在的高考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是一项福利政策,而对于落后地区则是一种歧视政策.这和高考的真正宗旨背道而驰.

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拨优秀的人才,对这些优秀的人才进行深造,不管这些人才来自何地,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的潜力是相同的,可是,如果把高考制度当成一项福利政策,那么,就会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得不到最好的培养,势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我等待大攻先生的第二个高论.

作者:查到一个小毛病 回复日期:2005-7-26 8:59:04 

既然大攻先生不在,我就接着阐明我方的观点.

我想请问大攻先生第二个问题.

如果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那么改革一词从何而来.

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只有发展,变革,才会有新鲜的生命力.阁下的观点,高考地域政策利大于弊,是否可以理解为,此项政策利国利民,需要当成长期坚持的国策,或者"至少五十年不变"呢?

从辩证的角度分析,高考分区政策肯定也有其利的一面,但是请大攻先生注意,仅仅证明其有利,远不足于证明其"利大于弊".

请正方不仅要阐明其利,而且要阐明其弊,更要阐明其利大于弊.

作者:马路边的收费站 回复日期:2005-7-26 9:01:34 

无聊,就像别人说1+1=3,你非要证明是等于2,有这个毕要吗?正方竟然还拿出个财政的分配方案来说明,无语。

作者:大攻 回复日期:2005-7-26 9:15:15 

很好,查先生切入正题了,对我正要论述利大于弊,希望反方也牢牢把握一点,不光要证明其弊,而且要证明其利,更要证明其利大于弊,不过辩论需要逐步深入.

现在论证高考地域政策对区域发展的利.

高考地域政策限制了人才的流动,我想请问,限制人才的流动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知道,很多人会说,当然是弊大于利.我方认为,也许在一个地区均衡发展的国家,限制人才流动确实是弊大于利,但是在一个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限制人才流动却绝对是利大于弊.

首先,利是利国家,而不是利某个人,或某些人.(有事,待续)

作者:李冰唇 回复日期:2005-7-26 9:23:46 

大攻先生,你的中断使辩论显得很不提劲.现在观众的参与程度不高,但还没有代表你正方发言的.

希望你尽快完成立论,以便双方尽早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

作者:找不到北在哪了 回复日期:2005-7-26 9:47:31 

支持!!!大攻~~~~

纳税多为国家贡献多当然有优先受教育权!

然后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

那些拼命要考大城市名校的落后地区学生

你们毕业后还会回到生你养你的家乡作贡献吗?

你的家乡紧缺人才而你不会回去

大城市不缺你们这几个人才有了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

可你们偏要留在大城市

对你们的家乡而言多你们几个上名校的

还不如几个肯留下来建设家乡的普通学校毕业的来的实惠

所以俺认为现行政策对地区发展有利,对个人发展不利

作者:猪腩肉丁丁 回复日期:2005-7-26 9:51:24 

我支持反方的观点.

高考是一种教育制度,应当着眼国家人民千秋万代,因地域限制导致很多人才失去其应有的机会那就是极大的弊端.

如果硬要把这个跟限制人才流动挂钩,难道是要我把它理解为不让不发达地区的人才考入发达地区,享受发达资源.全都是为了让他们没机会体会到发达地区的好,从而可以心无旁鹜地为本地区的服务?

作者:猪腩肉丁丁 回复日期:2005-7-26 9:53:47 

我怎么觉得深夜一个人走说的是反话呢?

莫非我理解有误.还有,我觉得倒底只是辨认,就不要谈到什么人品问题了.

作者:猪腩肉丁丁 回复日期:2005-7-26 9:56:24 

没进入发达地区上学的人就不会去发达地区工作吗?

照现实来看还是会去的吧,也就是说真想去发达地区发展人生的,不管上的什么学校,他一样会去的.所以以这个为理由是不成立的.

作者:海口的外地人 回复日期:2005-7-26 9:58:43 

首先,高考的全称是什么?全国高等教育统一考试。那么,有地域区别,要全国干什么?又怎么能统一?

分区是什么?是明显的歧视和地方保护主义。高考的分区,主要是对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分配就存在不公平。

作者:怀念SAI 回复日期:2005-7-26 10:03:15 

操,什么叫纳税多就有优先教育权,你看看浙江的情况啊。

作者:找不到北在哪了 回复日期:2005-7-26 10:04:10 

往名校挤的落后地区的学生只是为了增加留在大城市的资本。

哈哈哈

作者:找不到北在哪了 回复日期:2005-7-26 10:06:48 

浙江是落后地区吗?

浙江没有大学吗?

作者:李冰唇 回复日期:2005-7-26 10:26:47 

参与者也可以成系统地阐明自已的观点.

相信本次辩论的主要参与者会展开充分的论证.

欢迎大家涌跃发言.

作者:李冰唇 回复日期:2005-7-26 10:58:25 

由于我是中立方,不能阐明自已的观点.希望双方今后展开充分的论述.不要让辩论冷场.

作者:wantong117 回复日期:2005-7-26 11:13:53 

正方的观点简直是个强盗逻辑!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什么是平等?

的确平等不是绝对的,但是连教育都做不到平等的话 还有什么理由说其他的平等?

大攻先生,我认为你应该到欠发达地区去义务支教 去看看那些地方的人在什么情况下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还在学习 为了自己的未来奋斗~

作者:查到一个小毛病 回复日期:2005-7-26 11:36:21 

楼上的建议非常好.

希望正方尽快放弃自已的观点,我们表示欢迎.

作者:大攻 回复日期:2005-7-26 11:38:58 

坚决不回头,

请大家注意,本人绝对不是什么即得利益者.

但是,我们看问题,不能简单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一定要站在一个高处,站在全局的角度上.

我会把我的阐述进行下去的.

全国异地高考新政策

一、异地高考就是不在户籍地参加高考,而在其它省市参加高考。

二、异地高考的问题

异地高考作为一个微观改革,经常被认为与宏观的户籍制度相冲突,也正因为异地高考属于社会系统性改革中的一环,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有人呼吁要以微观变量促进宏观变革,但由于诸多因素的掣肘,高考仍难与户籍剥离开来。一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从学前就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向所在地缴纳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赞助费、借读费,却在高考来临时被打回原籍。且不说此举罔顾了外来工的劳动贡献,单从如今各地高中课改、自主命题的角度而言,在流入地学习、回原籍考试,必定出现的“水土不服”已令这些学生未考先输。

外来工子女在流入地高考无门的尴尬与无奈,有关部门并非不知,长期以来之所以此项改革难以向纵深发展,牵涉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之类的老话题。一些重点大学招生越来越地方化,在办学所在地的招生比例居高不下,甚至出现教育割据的现象。而这些局面的形成又固化了所在地维护现有利益的心态,不难相信,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市有着担心外来人口挤占本地考生利益的隐忧。

三、异地高考最新情况

近年来,随着“异地高考”政策的全面推开,“高考移民”也开始有了一些新动向,诸如出现了伪造学籍、空挂学籍等问题。那么,如何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亮绿灯,如何进一步防范、打击“高考移民”,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此前,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明确,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今年3月,教育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出台多项措施和要求,对新形势下打击投机性的“高考移民”做了明确部署。

多地要求父母合法职业、稳定住所

虽然各地随迁子女高考报名的门槛各有不同,不过,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梳理发现,北京、辽宁等多个省份均针对学生学籍以及父母合法职业、稳定住所(租赁)做出规定。

诸如,黑龙江规定,非本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报名,须具有本省高中学籍且高级中学阶段在本省连续实际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本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辽宁也规定:在我省高中阶段有三年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初始注册学籍)。父母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北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相较其他省份,北京的规定更为严格。根据《北京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通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日前发布的《2017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规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5项条件可以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5项条件分别为:

——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暂住证(或有效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2011年9月至2016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安徽:须提供家长社保缴纳等证明

据媒体报道,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安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条件堪称“史上最严”,除了“具有我省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考生还须提供家长稳定就业、稳定住所和社保(查询 办理)缴纳等情况证明。

西部省份多措并举 新疆建“高考移民”终身追查制度

西部省份的“高考移民”问题向来广受关注,对此,近年来,西部诸省份多措并举,旨在遏制这一问题。

近期,宁夏便调整了高考报名条件:本地户籍不在区内就读,户籍年限由原来的6年调整为12年。

此外,据媒体报道,作为“高考移民”主要流入省区之一的新疆,今年将由自治区党委、纪检监察、教育、公安等部门联合成立“高考移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择机出台《自治区高考移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高考移民”终身追查制度。

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谈谈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全国异地高考新政策如下:

1、青海:

外省考生可在青海参加考试。考生须提供户口簿、身份证等。

2、甘肃:

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在甘肃省登记三年以上。

3、山西:

在父母经常居住地连续三年接受高中教育,有正式学籍等。

4、安徽:

符合三年完整学籍和学习经历者,可在安徽参加高考。

5、黑龙江:

学满三年,父母有合法职业,合法永久住所。

6、湖南:

从高一开始就在流入地读书,拿到学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7、重庆:

高中连续入学3年,父母稳定合法工作等。

8、新疆:

高中连续三年在新疆就读,有新疆三年学籍。

9、河北:

在河北有两年以上连续学籍并提供相关证明的,可以参加高考。

10、辽宁:

高考3年,学习经历完整,可以参加高考。

异地高考的利弊:

一、利:

1、异地高考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让考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异地高考可以为考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户籍所在地教育资源不足的考生来说,异地高考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理想的大学。

3、异地高考还可以促进地区间的教育交流和资源共享,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二、弊:

1、异地高考会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和考试成本。考生需要在陌生的环境中参加高考,需要适应新的文化和教学环境,这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考生还需要支付额外的交通、住宿等费用,这也会增加考生的经济负担。

2、异地高考会增加远程沟通成本和信息不及时等问题。由于考生需要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地方参加高考,因此需要与当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沟通和协调,这可能会增加沟通成本和信息不及时等问题。

3、异地高考还可能会带来教育公平性问题。如果异地高考政策实施不当,可能会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从而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机会。

一方面是推进高考和配套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均衡发展,整体、自然化解异地高考问题。

异地高考问题的产生,源于我国现行的分省定额、差别对待的录取制度和基础教育严重不均衡的现实条件。可以说,允许异地高考是未来的一个理想状态,即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主要不是为了争夺入学机会。在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及制度设计公平的条件下,是否异地高考并不是一个公平问题,而仅仅是为了考试便利。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一是改革现行高考制度,最终建立“全国统一测试+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招生体系,使考生能够享有平等的被评价权,从而依照能力水平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二是进行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完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以保障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公正,有效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三是高考制度的改革与落实,必须建立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之上,政府必须着力、切实改变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态,同时采取措施对弱势群体进行积极的扶持与资助,才能既保证公民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又避免人口向优质教育所在地的集中和流入地人口的过快膨胀。

另一方面是配合高考制度改革的进程,在充分论证、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具体设计切实有效、长远考虑、逐步推进的异地高考措施。

文章标签: # 高考 # 异地 #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