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高考化学现象,高考化学典型例题

tamoadmin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三上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2.高中化学问题.准备高考了.求答 在线等3.高考化学实验常常会提到"基于假设1进行实验探究",有些题目就直接认为其是正确的,因而在实验现象和结论中的4.2022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

1.高三上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高中化学问题.准备高考了.求答 在线等

3.高考化学实验常常会提到"基于假设1进行实验探究",有些题目就直接认为其是正确的,因而在实验现象和结论中的

4.2022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现象,高考化学典型例题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和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化学的萌芽

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掌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熟食;逐步学会了制陶、冶炼;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等等。这些有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

古人曾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企图追溯其本原及其变化规律。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中国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合而成的,而五行则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的。此说法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此说为中国炼丹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公元前4世纪,希腊也提出了与五行学说类似的火、风、土、水四元素说和古代原子论。这些朴素的元素思想,即为物质结构及其变化理论的萌芽。后来在中国出现了炼丹术,到了公元前2世纪的秦汉时代,炼丹术以颇为盛行,大致在公元7世纪传到阿拉伯国家,与古希腊哲学相融合而形成阿拉伯炼丹术,阿拉伯炼金术与中世纪传入欧洲,形成欧洲炼金术,后逐步演进为近代的化学。

炼丹术的指导思想是深信物质能转化,试图在炼丹炉中人工合成金银或修炼长生不老之药。他们有目的的将各类物质搭配烧炼,进行实验。为此涉及了研究物质变化用的各类器皿,如升华器、蒸馏器、研钵等,也创造了各种实验方法,如研磨、混合、溶解、洁净、灼烧、熔融、升华、密封等。

与此同时,进一步分类研究了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是相互反应的性能。这些都为近代化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许多器具和方法经过改进后,仍然在今天的化学实验中沿用。炼丹家在实验过程中发明了火药,发现了若干元素,制成了某些合金,还制出和提纯了许多化合物,这些成果我们至今仍在利用。

化学的中兴

16世纪开始,欧洲工业生产蓬勃兴起,推动了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创立和发展,使炼金术转向生活和实际应用,继而更加注意物质化学变化本身的研究。在元素的科学概念建立后,通过对燃烧现象的精密实验研究,建立了科学的氧化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随后又建立了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和化合量定律,为化学进一步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建立了近代原子论,突出地强调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与古代原子论的一个主要区别。近代原子论使当时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成为说明化学现象的统一理论。分子假说提出了,建立了原子分子学说,为物质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后,不仅初步形成了无机化学的体系,并且与原子分子学说一起形成化学理论体系。

通过对矿物的分析,发现了许多新元素,加上对原子分子学说的实验验证,经典性的化学分析方法也有了自己的体系。草酸和尿素的合成、原子价概念的产生、苯的六环结构和碳价键四面体等学说的创立、酒石酸拆分成旋光异构体,以及分子的不对称性等等的发现,导致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使人们对分子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

19世纪下半叶,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以入化学之后,不仅澄清了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概念,而且可以定量地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条件。相继建立了溶液理论、电离理论、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的诞生,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十世纪的化学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与理论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并广泛地应用了当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化学在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学科。

近代物理的理论和技术、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对现代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电子、X射现和放射性的发现为化学在20世纪的重大进展创造了条件。

在结构化学方面,由于电子的发现开始并确立的现代的有核原子模型,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而且发展了分子理论。应用量子力学研究分子结构,产生了量子化学。

从氢分子结构的研究开始,逐步揭示了化学键的本质,先后创立了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佩位场理论。化学反应理论也随着深入到微观境界。应用X射现作为研究物质结构的新分析手段,可以洞察物质的晶体化学结构。测定化学立体结构的衍射方法,有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中子衍射等方法。其中以X射线衍射法的应用所积累的精密分子立体结构信息最多。

研究物质结构的谱学方法也由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扩展到核磁共振谱、电子自选共振谱、光电子能谱、射线共振光谱、穆斯堡尔谱等,与计算机联用后,积累大量物质结构与性能相关的资料,正由经验向理论发展。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不断提高,人们以可直接观察分子的结构。

经典的元素学说由于放射性的发现而产生深刻的变革。从放射性衰变理论的创立、同位素的发现到人工核反应和核裂变的实现、氘的发现、中子和正电子及其它基本粒子的发现,不仅是人类的认识深入到亚原子层次,而且创立了相应的实验方法和理论;不仅实现了古代炼丹家转变元素的思想,而且改变了人的宇宙观。

作为20世纪的时代标志,人类开始掌握和使用核能。放射化学和核化学等分支学科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同位素地质学、同位素宇宙化学等交叉学科接踵诞生。元素周期表扩充了,以有109号元素,并且正在探索超重元素以验证元素“稳定岛假说”。与现代宇宙学相依存的元素起源学说和与演化学说密切相关的核素年龄测定等工作,都在不断补充和更新元素的观念。

在化学反应理论方面,由于对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认识的提高,经典的、统计的反应理论以进一步深化,在过渡态理论建立后,逐渐向微观的反应理论发展,用分子轨道理论研究微观的反应机理,并逐渐建立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定律和前线轨道理论。分子束、激光和等离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不稳定化学物种的检测和研究成为现实,从而化学动力学已有可能从经典的、统计的宏观动力学深入到单个分子或原子水平的微观反应动力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子、电子结构和化学反映的量子化学计算、化学统计、化学模式识别,以及大规模术技的处理和综合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进展,有的已经逐步进入化学教育之中。关于催化作用的研究,以提出了各种模型和理论,从无机催化进入有机催化和僧物催化,开始从分子微观结构和尺寸的角度核生物物理有机化学的角度,来研究酶类的作用和酶类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一方面,经典的成分和组成分析方法仍在不断改进,分析灵敏度从常量发展到微量、超微量、痕量;另一方面,发展初许多新的分析方法,可深入到进行结构分析,构象测定,同位素测定,各种活泼中间体如自由基、离子基、卡宾、氮宾、卡拜等的直接测定,以及对短寿命亚稳态分子的检测等。分离技术也不断革新,离子交换、膜技术、色谱法等等。

合成各种物质,是化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在无机合成方面,首先合成的是氨。氨的合成不仅开创了无机合成工业,而且带动了催化化学,发展了化学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后来相继合成的有红宝石、人造水晶、硼氢化合物、金刚石、半导体、超导材料和二茂铁等配位化合物。

在电子技术、核工业、航天技术等现代工业技术的推动下,各种超纯物质、新型化合物和特殊需要的材料的生产技术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合成成功又向化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对零族元素的化学性质重新加以研究。无机化学在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中产生了有机金属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等新兴学科。

酚醛树脂的合成,开辟了高分子科学领域。20世纪30年代聚酰胺纤维的合成,使高分子的概念得到广泛的确认。后来,高分子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应用三方面保持互相配合和促进,使高分子化学得以迅速发展。

各种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应用,为现代工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事技术,以及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了多种性能优异而成本较低的重要材料,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高分子工业发展为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

20世纪是有机合成的黄金时代。化学的分离手段和结构分析方法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纷纷获得圆满解决,还发现了许多新的重要的有机反应和专一性有机试剂,在此基础上,精细有机合成,特别是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方面,合成了各种有特种结构和特种性能的有机化合物;另一方面,合成了从不稳定的自由基到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基础物质。有机化学家还合成了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和有特效的药物。这些成就对促进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合成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并与其他学科协同解决有生命物质的合成问题及解决前生命物质的化学问题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世纪以来,化学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为:有宏观向微观、有定性向定量、有稳定态向亚稳定态发展,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再用于指导设计和开创新的研究。一方面,为生产和技术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新物质、新材料;另一方面,在与其它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进程中不断产生新学科,并向探索生命科学和宇宙起源的方向发展。

化学的学科分类

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类别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派生出不同层次的许多分支。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分支。2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获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来飞跃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现在把化学内容一般分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五大类共80项,实际包括了七大分支学科。

根据当今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它与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地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情况,化学可作如下分类:

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等

有机化学:天有机化学、一般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力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结构化学、化学动力学、分门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

高分子化学:天然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应用、高分子物力。

核化学核放射性化学:放射性元素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同位素化学、核化学。

生物化学: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等。

其它与化学有关的边缘学科还有: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宇宙化学、星际化学等。

关于化学家:

不能简单地以他们的收入来衡量是否富有,做研究不同于普通上班赚钱的白领。你可能没有学到很深的化学吧~其实化学的领域很广。单从基础化学就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这四门。后三者都是很难的学科(也许中学里会学到一些有机化学的东西,不过你看完大学里的有机化学书就知道有机是多么难)。没有一定的理科基础是不能轻易理解的。而更细分的话就更多类别可以研究了。象我本人是学药学的,除了上述四门课程以外,还需要学习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而其他专业也有很多更细的化学课程需要学习。

至于你问化学家是研究什么的,象我上述提及的学科里面已经有很多可以研究的了。目前来讲,化学家的研究早已不是凭一己之力来完成,通常是一个庞大的团队来进行他们的课题研究。

研究的结果已经不是象我们做实验完毕以后提交的实验报告这么简单,而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到化学领域的杂志上。

而关于数学水平,你认为什么程度才是适合呢?你是否有看过高等数学的书?单从基础化学中的物理化学来讲,没有一定的高数知识,是根本看不明白的。如果只是单纯应付中学水平的化学考试,顶多初中水平,计算认真,一般来讲已经没有问题了。

=======================

关于化学的学习:

要学好化学首先要记住元素周期表。通常来说初中水平的话只要求记熟前20个元素就可以了。而高中的话就我们当时而言是要把全部主族元素都背熟的。当然窍门没有很多,只能说靠死记硬背吧。多念几次自然就记住了。元素符号可以按照英文字母的读法记就好,不必太拘泥,毕竟我们说某种元素的时候也是说它们的中文名字而已。

化学资料还是买一些适合自己程度的就好,太难的未必能懂,太简单的又没有意思。这要看个人的需要。

实验现象的描述,只需要描述你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就可以了。例如锌粉放入盐酸里,你可以描述成“锌粉逐渐溶解,并且有气泡生成”。如果是有沉淀生成,就直接写生成某颜色的沉淀。如果是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应该如实写出没有明显现象,不能硬作。总结起来,描述现象可以从反应物与生成物两方面来描述,一方面写出反应物的变化,如是否溶解,还有颜色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描述生成物,如状态(气体,沉淀),颜色,气味等。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

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

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

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

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

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

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人)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隔膜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高三上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023年广东高考化学有一定难度,题目创新性非常高,详细介绍如下:

一、化学难度:

1、2023广东高考化学试题难度相对较高,广东的考生结束化学考试后表示,今年的广东高考化学试题难度还可以,难度在接受的范围内。广东高考化学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广东高考化学试卷总体来说有点难。

2、202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总体来说有点难,广东高考化学试题的选材上看,试题精选情境素材,多以专业资料文献为背景,开拓了学生的科学视野,让学生通过试题情境认识化学学科价值,从而增长知识见识。

3、2023年的广东高考化学试题难度会继续延续以往的趋势,主要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广东高考化学试题的题型上来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分析判断题、应用题等类型,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化学学习方法:

1、培养化学思维方式:化学学科特别注重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学生应该努力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而不是仅仅记住公式和定义。培养化学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试图去理解各种过程中背后隐藏的信息,并尝试将它们联系起来。

2、注重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学生应该多做实验,同时将实验操作与实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此外学生应该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清楚地表达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和实验现象。

3、切实掌握题目类型:了解化学题目类型可以帮助学生预测题目难度和解决方法。学生应该熟悉基本的题型,如计算题、选择题和简答题,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应该注重思路策略和逻辑,尽可能减少无效时间和错误。

4、勤于反思和总结:学习化学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并总结所学知识。通过自我检查和错误分析,学生可以发现并纠正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问题.准备高考了.求答 在线等

1.高三上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XX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XX钠结晶析出,得到XX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XX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2.高三上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甲烷

 (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

 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

 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甲烷与KMnO4酸性溶液不反应,进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

 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说明量筒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上出现油状液滴,说明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量筒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量筒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2.乙烯

 (1)乙烯的燃烧

 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燃烧时有黑烟产生。

 (2)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氧化剂KMnO4氧化,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

 3.乙炔

 (1)点燃纯净的乙炔

 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炔。观察乙炔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乙炔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还高,碳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

 (2)乙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炔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

 (3)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炔也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4.苯和苯的同系物

 实验:苯、甲苯、二甲苯各2mL分别注入3支试管,各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用力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现象与解释: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甲苯、二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苯说明甲苯、二甲苯能被KMnO4氧化。

 5.卤代烃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实验:取一支试管,滴入10滴~15滴溴乙烷,再加入1mL5%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用滴管小心吸入10滴上层水溶液,移入另一盛有10mL稀XX溶液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滴~3滴2%的AgNO3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看到反应中有浅**沉淀生成,这种沉淀是AgBr,说明溴乙烷水解生成了Br—。

 (2)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应

 实验:在试管里加入2mL1,2-二氯乙烷和5mL10%NaOH的乙醇溶液。再向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溴水。用水浴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注意不要使水沸腾),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与解释:生成的气体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反应生成了不饱和的有机物。

 6.乙醇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实验:在大试管里注入2mL左右无水乙醇,再放入2小块新切开的滤纸擦干的金属钠,迅速用一配有导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用一小试管倒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并验纯。

 现象与解释: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比水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慢,说明乙醇比水更难电离出H+。

 (2)乙醇的消去反应

 实验:在烧瓶中注入20mL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放入几片碎瓷片。加热混合液,使液体的温度迅速升高到170℃。

 现象与解释:生成的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7.苯酚

 (1)苯酚与NaOH反应

 实验:向一个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振荡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再逐滴滴入5%的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苯酚与水混合,液体呈混浊,说明常温下苯酚的溶解度不大。当加入NaOH溶液后,试管中的液体由混浊变为澄清,这是由于苯酚与NaOH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苯酚钠。

 (2)苯酚钠溶液与CO2的作用

 实验:向苯酚与NaOH反应所得的澄清中通入CO2气体,观察溶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二氧化碳使澄清溶液又变混浊。这是由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易溶于水的苯酚钠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了苯酚。

 (3)苯酚与Br2的反应

 实验: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苯酚与溴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既不需加热,也不需用催化剂,比溴与苯及其同系物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容易得多。这说明受羟基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H变得更活泼了。

3.高三上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化学平衡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⑴内因(决定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是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⑵外因(影响因素)

 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增加固体物质或纯液体的量,因其浓度是个定值,故不影响反应速率(不考虑表面积的影响)。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由于压强对固体、液体的体积几乎无影响,因此,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③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④催化剂:催化剂有正负之分。使用正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增大;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减慢。不特别指明时,指的是正催化剂。

 2、外界条件同时对V正、V逆的影响

 ⑴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急剧增大,V逆逐渐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V正急剧减小,

 V逆逐渐减小

 ⑵加压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V正、V逆均增大,气体分子数大的一侧增大的倍数大于气体分子数小的一侧增大的倍数;降压V正、V逆均减小,气体分子数大的一侧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分子数小的一侧减小的倍数。

 ⑶升温,V正、V逆一般均加快,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加的倍数;降温,V正、V逆一般均减小,吸热反应减小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减小的倍数。

 ⑷加催化剂可同倍地改变V正、V逆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生成A的速率与消耗A的速率相等。

 ②生成A的速率与消耗B的速率之比为m:n。

 ③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之比为n:p。

 ⑵各组成成分的量保持不变

 这些量包括: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体积、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反应的转化率等。

 ⑶混合体系的某些总量保持不变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及体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等不变。

4.高三上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⑴非极性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从整体来看电荷分布是均匀的,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当分子中各键均为非极性键时,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当一个分子中各个键都相同,均为极性键,但该分子的构型是对称的,则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可以重合。这样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CH4、CO2。总之,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只含非极性键。

 ⑵极性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若分子的构型不完全对称,则分子内正负电荷必然不重合,则为极性分子。总之,极性分子中必定会有极性键。但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⑶常见分子的构型及分子极性

 ⑷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

 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如BH3、BF3、CH4、CCl4、CO2、CS2、PCl5、SO3等均为非极性分子,NH3、PH3、PCl3、H2O、H2S、SO2等均为极性分子。

 ABn分子内中心原子A若有孤对电子(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则分子为极性分子,若无孤对电子则为非极性分子。

 2、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规律

 ⑴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H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⑵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CCl4、NH3、SiO2、CS2等。

 ⑶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H2O2、C2H2、CH3CH3、C6H6(苯)等

 ⑷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

 ⑸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Na2Sx、CaC2等

 ⑹由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构成的物质,如NH4Cl等

 ⑺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

5.高三上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有机物

 本知识主要包括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甲烷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同系物的定义与性质、烷烃的结构特点、烷烃的通式和通性、乙烯的用途和性质、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以及烯烃的官能团和通性等知识,这些知识是有机学习的基础知识,多是一些识记性的知识。但是对于烷烃、烯烃的通式要加以理解,他们燃烧的方程式也可以用通式来表示。另外烷烃的命名也是重要的内容,因为有机物的命名大都是以系统命名法为基础的命名原则。

 1、烷烃的通式:CnH2n+2(n≥1)。

 2、烯烃的通式:CnH2n(n≥2)。

 3、有机物的燃烧通式:

 掌握此通式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有机物燃烧的计算问题。

 常见考法

 主要考查烷烃的性质、烯烃的性质、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方法、有机物燃烧的计算等,考查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但是难度都不大,掌握了上述知识基本可以解决。

高考化学实验常常会提到"基于假设1进行实验探究",有些题目就直接认为其是正确的,因而在实验现象和结论中的

1.因为不先加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加银氨溶液或Cu(OH)2进去后,他们就会和硫酸发生酸碱中和,量一旦不足就没办法和醛基反应,因此即使有水解,可能也检验不到,草造成实验失败。

2.对的,硫氧化性弱,不能将金属变到高价态

3.不能去做比较,

都叫漂白性,但是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跟后2者不同,是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物质,后两者是氧化还原反应,永久漂白

4.2Mg+CO2=2MgO+C

5.天然水是硬水,硬水中含有少量镁、镁离子,由于肥皂水呈碱性,所以水中会有少量氢氧根离子存在,钙、镁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了微溶物氢氧化钙和难溶物氢氧化镁。

6.溶度积常数硫酸钡=1.08*10-10;碳酸钡=8.1*10-9

理论上看,好像不会转化,但是实际两者溶解度差别不大,BaSO4悬浊液中加入大量的CO32-,是会有部分碳酸钡生成的,但是我个人觉得转化不会完全,依旧存在硫酸钡

注:沉淀的转换必须是溶解度差别越大,转化才越完全

7.Mg(HCO3)2、MgCO3 水解生成Mg(OH)2和H2CO3,加热下促进水解,Mg(OH)2量一多有下沉趋势和H2CO3分解变二氧化碳有挥发的趋势,一个下沉一个上走,不能充分接触再反应回去,因此最终一个沉淀一个挥发,反应物一减少,促进水解的正向进行,最终水解完全,得到Mg(OH)2 固体。

2022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

其实是这样的

第一种是实验后发现了……现象,最后得出结论,看结论是否与假设矛盾

第二种是假设正确,则会有一些特定现象,比较看到的现象是否与特定现象矛盾,适合一步实验

第一种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直接比较即可,适合无法一步解决或者假设里要验证的东西很多的实验

第二种会得出多种现象,需要一个个讨论,适合一步解决的实验

尽管第一种没假设成立,有自己探究过程。但是做的实验目的全都围绕着假设的情况,也就是基于假设。第二种也是基于假设

2022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有哪些你知道吗?学习是需要 方法 的,归纳 总结 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由于化学理论知识点比较多和杂,所以需要初中生自己抽出时间去归纳总结,一起来看看2022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欢迎查阅!

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

溶液:一种或以上的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

1.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1]。

4.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

5.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 其中,水(H2O)是最常用 溶液配制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汽油、酒精、氯仿、香蕉水也是常用的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溶液的性质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一般说的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是指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计算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但是溶液体积<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或者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配制 实验室里,溶液的一般配制步骤:

1.按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2.按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液的`组成:

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①液态的为溶剂,固态或气态的为溶质;

②都为液态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③有水时,水一定是溶剂, 其它 的为溶质;

④不知道量的多少时可以根据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前面的为溶质,后面的为溶剂。

3、乳浊液:

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4、乳化: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

5、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6、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7、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① 溶解的过程:a、扩散吸热;b、水合放热;两个过程共同决定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③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2022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与考点梳理

★ 关于化学溶液知识点的归纳

★ 2022年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 初三化学下册溶液知识点

★ 2022新课标初中化学知识点

★ 化学溶液知识点

★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

★ 高中化学溶液知识点

★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

★ 2021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文章标签: # 化学 # 溶液 # 研究